5月上旬临储玉米拍卖或将启动?
随着“五一”劳动节假期结束,玉米市场的关注目光再次投向临储玉米拍卖预期上来,节后更有新消息传出临储玉米拍卖的消息已被确认,5月第二个星期开拍,起拍价格三等玉米辽宁1350元/吨、吉林1300元/吨、黑龙江1250元/吨,整个拍卖将持续到9月份,预计每周400万吨。根据以往规则,政策性粮食拍卖会提前一周左右在国家粮油交易中心挂出相关公告,但截止目前该平台尚未挂出临储玉米拍卖交易公告。尽管目前有关拍卖的信息仍是一片茫然,却并不改变5月内启动临储拍卖的预期,且市场普遍预期在上旬启动的可能性较大,因目前有关拍卖情况尚不明确,市场维持观望等待状态,买卖双方多空心态并存。具体分析如下:
东北玉米价格平稳迎新5月
“五一”节日期间,东北玉米价格整体保持平稳,目前吉林松原地区深加工企业14%水分三等玉米(下同)收购价为1420-1440元/吨,四平地区收购价为1460-1480元/吨,黑龙江绥化地区收购价1400元/吨,辽宁铁岭地区收购价1480-1500元/吨,均与假期前持平,部分用粮企业假期停收且节后尚未公布收购信息,补贴期结束,收购力度下降与预期相同。经过前段时间的“抢购”,目前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普遍达2-3个月,加之拍卖呼声较高,其收购积极性明显降低,谨慎观望者居多。此外,节日过后东北春耕全面启动,农户玉米种植积极性及改种情况也成为除拍卖以外市场的热门话题。从天气情况来看,节后东北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为主,但受冷空气和气旋影响,4日前后会出现阶段性低温,中北部地区气温偏低尤为显著,关注东北地区西部和内蒙古东部等地持续干旱对春播的不利影响。
华北玉米价格以稳定为主
“五一”节日期间华北产区玉米价格以稳为主,截止目前,山东潍坊地区标准水分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1740-1760元/吨,假期期间企业收购价先跌后涨,整体与假期前基本持平;德州地区收购价为1700-1720元/吨,河南驻鹤壁地区收购价为1700-1720元/吨,均与假期前持平;河北秦皇岛地区为1600-1630元/吨,假期期间下跌20元/吨;石家庄地区为1690-1700元/吨,与假期前持平。4月华北玉米价格支撑因素:一是深加工及饲料企业的库存偏低,持续存在补库需求;二是华北农户惜售心理较强;三是余粮渐少贸易商也存在挺价心态,而利空因素是政策粮拍卖底价预期偏低,导致企业存在较强观望心态。此外,在临储预期下东北贸易商4月惜售心理松动,出货增加,华北地区东北产玉米到货增多,也增加华北市场供应,目前华北玉米价格与4月初基本持平。5月临储玉米拍卖将落实,临储拍卖成本将成为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区域间价格也将以此为基准重新调整,但从此前市场传闻来推测,临储玉米到厂成本可能在当前基础上波动不大。此外,5月是华北麦收前期,农户与贸易商都有腾库需求,麦收前华北玉米供应有望出现小幅增长。
南北港口市场避险情绪加重
节日期间北方港口呈现量价双减的格局,由于此前市场预期国家公布拍卖公告的消息落空,产地价格虽然未有明显大动,但悬而未决的政策氛围,加剧了市场观望情绪蔓延,加之运费成本居高不下,港口贸易到货不多,价格向1600元/吨靠拢。假期结束后,锦州港主流收购价格在1610元/吨,鲅鱼圈收购区间在1600-1610元/吨,较节前调降20-30元/吨不等,与此同时全港贸易库存也随船期的输出降至370万吨上下。4月份广东大麦和高粱提货速度加快,冲击内贸玉米成交,辽吉玉米到货除成本支撑外,无其他外力提价,从船期看5月上旬广东到货玉米不多,库存微降,但受到整体供应宽松格局的影响,预计在政策性玉米到货放量之前,价格将保持高位震荡格局。
5月上旬拍卖是大概率事件?
目前虽然市场尚无确切的玉米拍卖消息,但市场普遍预期5月上旬临储拍卖落地仍是大概率事件,本周重点关注有关临储玉米拍卖消息。值得注意的是,4月最后一周湖南中储粮玉米再度流拍,尽管目前长沙东北玉米码头报价1800元/吨,与拍卖底价水平相当,但在前期大部分规模饲料企业库存可维持1-2个月(含合同库存),且在临储玉米拍卖即将开闸的情况下,现阶段市场供求关系相对缓和,流拍也在意料之中。4月中旬黑龙江大庆地区2016年产一次性储备粮有部分出库价1400元/吨,国标三等,并且有消息称5月11日黑龙江哈尔滨地区也准备出库部分2016年产一次性储备粮,并且可能与跨省移库同时进行,届时出库量必然较大,但具体价格还未得到证实,但在1500元/吨左右的可能性比较大,再次提醒业内人士,近来市场传闻消息众多,请以官方公布的消息为准!
回顾过去三年,我国临储玉米拍卖时间多集中在5月份,且按照玉米生产年份来看一般是由远及近,俨然成为当下市场所关注的重中之重,预计后续拍卖时间、数量及价格将成为未来玉米市场走势的“风向标”,短期玉米市场被“拍卖”层层迷雾笼罩,不确定因素较多,但在大趋势下的玉米价格或难再走高,不过优质玉米仍将立于坚挺之位。
玉米价格或高位以稳为主运行!
步入4月中旬以来,全国各省玉米基层粮食日益稀少,且价格在3-4月这段时间内迅猛上涨,之后又逐渐趋于稳定,前一阵子主产区玉米因农户售粮意愿增强,市场流动频繁,出现了10-20元/吨的小幅落价。而且在5月1日之后,大批的国储陈粮即将陆续拍卖。那么,短期内玉米的价格在“五一”后的走向又将如何呢,是否还会上涨呢.笔者为您做一下分析,从整体来看,玉米价格将在“五一”后国储拍卖之后稳中趋涨为主,维持稳定为辅。
为什么说玉米价格将会以稳中趋涨为主呢.笔者认为首先玉米价格虽然在近期因农户出售意愿增强有小幅回落,但那只是暂时的,随着主产区和东北地区的农户纷纷积极出售粮食,基层的粮食已经逐步见底,且企业到货量增加,库存日益充足,采购意愿也逐渐降低,而且在很多粮食见底,贸易商手中存货又比较少的地区,当地玉米与加工厂家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尴尬格局,更加促进了价格的上涨,并且从近期拍卖和国储轮换出库的进厂价来看,价格都很高,且成交率不低。与此同时,政策性粮源也提供了市场价格的底部支撑,下面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玉米价格稳中趋涨的原因。
据了解,目前基层粮食基本见底,主产区一带如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农户余粮仅仅1-2成,可见,这段时间内农户售粮意愿增强了些,随着贸易商销售的顺利,饲料企业和加工厂的库存量也逐渐饱满了起来,采购意愿也随之降低,直接导致价格的上涨,而且很多地区由于基层粮过少,造成了与厂家之间有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出现,从短期来看,由产地收购价支撑的现货价格保持强势状态,但市场的主导力度在逐渐下降。一方面,东北玉米加工厂(如深加工、饲料厂)收购补贴将于4月底到期,企业在享受补贴期间纷纷建立库存,收购补贴结束之后,后续采购力度萎缩,市场囤粮的风险在增加;另一方面,南方企业库存普遍可以维持到5月,库存高的企业甚至可以维持到6月,当前现货高价已经导致华南、两湖等地的饲料企业驻足观望,市场成交下滑,强势价格难以回落,甚至难以维持稳定。据采访得知,4月上旬东北基层余粮或将收购完毕。目前华北地区的平均余粮仅有1-2成左右,也基本见底了。
按照中储粮的拍卖时间安排,5月之后,临储拍卖将主动供应市场,拍卖成交价、拍卖强度以及成交出库数量,将主导价格趋势。从时间点上可以看出,4-5月是市场主导因素变化的关注重点,即将登场的临储拍卖正逐渐成为焦点。今年的4月7日和4月14日,中储粮在湖南地区开展玉米竞价销售专场拍卖,从拍卖范畴来看,本次拍卖的粮源并不是中储粮的临储粮源,而是湖南地区的省储粮源,而且起拍价格很高,一等粮和二等粮的起拍价分别达到了1880元/吨,1830元/吨,起拍成交率也达到了54%左右。这对贸易商来说是非常看好的,贸易商的市场心态从现货偏强走势转化到了即将到来的临储拍卖。虽然不是主流的拍卖和成交,只是一个“试拍”的过程,一个比较精彩的“表演”,但是也给了贸易商一个指向标的作用。且4月26日北京中粮竞价销售玉米的最低价也到了1640元/吨。由此判断,“五一”以后的国储拍卖看涨因素占了主导地位,因为国储拍卖价对市场价有一定的引导性作用,所以如果国储拍卖价较高且成交率尚可,则市场价格将会有一定幅度的提振,有利于贸易商囤粮集中出售,但如果压价拍卖,市场价格则会进一步维持稳定甚至还有小幅回落,目前来看,压价拍卖的可能性较小,市场价在拍卖之前能够继续维持稳定,拍卖之后将以稳中趋涨运行为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玉米价格将高位以稳为主运行,具体原因笔者上述已经说明,但是具体情况还要看玉米5月份之后的各地区国储陈粮拍卖价及成交情况以及厂家的库存和采购意愿,还有农户售粮意愿及天气,走货情况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