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市场信息

国内玉米价格缘何反季节上涨?

2018-10-31 作者:

      时至今日正值东北新季玉米集中收获之际,国内玉米价格整体出现“反季”上涨行情,特别是持续攀升中的华北产区玉米价格甚至突破“1元”大关,与此同时东北产区及南北港口玉米价格也相继传来涨价声音,那么在新粮不断上市并叠加临储玉米拍卖粮源陆续出库双重压力之下,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缘何反季节上涨?具体分析如下: 

  东北玉米集中上市时间延迟 

  与往年国庆节后普遍迎来新粮集中上市局面不同,今年受春旱等不利天气影响,东北大部分地区玉米出苗延误,二三茬苗比例增多,成熟期偏晚,收割期也相应延后,据悉本年度东北玉米整体收割较常年偏慢7-10天左右,上周又曾出现雨雪天气,影响新粮收获上市。目前黑龙江地区玉米收割进度仅五成,其中哈尔滨周边普遍进度三成左右,往年这个时间段除了黑龙江省东部和北部个别未收割完成外,其他区域基本收割结束。同时,更落后的是目前吉林省还没进入全面收割期,仍有半数以上的玉米杆还是青色,仍然可以继续生长,因此总的来看,受收割进度偏慢因素影响,东北玉米集中上市场时间也将有所延迟,第一轮上市小高峰预计或在11月下旬出现。 

  农户惜售待涨现象较为普遍 

  今年主产区农户在新粮上市初期惜售情绪较浓,成为推动此轮玉米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今年东北玉米减产预期较强,据有关机构实地考察,吉林部分传统主产区减产1-3成不等,且存在籽粒容重下降的降质问题,部分种植户惜售心态显现,期待涨价,另一方面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普遍高开50-200元/吨,加重了农户对未来玉米价格看涨预期,此外,农户售粮一直有“卖跌不卖涨”心理,这种现象在华北产区表现更为突出。国庆节后华北产区粮价涨势强劲,目前局部甚至已突破“1元”大关,当地农户看涨心理浓厚,囤粮待涨。 

  临储玉米拍卖或为“最后一周” 

  自今年4月12日临储玉米首拍至今,已经持续举行了27周,每周交易公告大多在交易开始时间的上一周的周二或周三发布,偶有调整,却从未缺席,而到了本周,11月1-2日的交易迟迟不出,再加上去年又是10月最后一周结束临储玉米拍卖,不禁让人猜测,临储玉米拍卖真如前期市场传言般即将于10月末结束。同时,据统计近27周累计投放2.12亿吨,成交9450.2806万吨,成交率44.6%,截止目前,临储拍卖约出库6200万吨,临储玉米理论结转库存降至8400万吨水平。最近两周拍卖热情不降反升,并一度出现翘尾行情,部分省份甚至再度出现全部成交的现象,与目前玉米市场涨势互相辉映,在此背景下,预计本周临储玉米拍卖成交或以较高成绩为今年“最后一拍”划上句号。 

  运输成本上升推动买货需求 

  运输成本一直在玉米贸易中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要素,在当前国际海运费持续走强、原油高位运行的背景下,近一周南北港口沿海运费上涨(南北散船运费由60元/吨上涨至70-75元/吨),国内汽油价格也迎来四连升,涨幅超过10%,鉴于国内又将迎来用煤高峰与东北新玉米南下叠加,沿海运费偏强具有趋势性,部分规模企业再度启动阶段性买货。同时,也正是受运输成本上升以及到货量较少因素影响,近来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双双上扬,截止目前北方鲅鱼圈港口14%水分二等拍卖玉米主流收购价为1730-1750元/吨,与上周持平,15%水分二等2018年新玉米1770-1790元/吨,较上周上涨10-20元/吨;锦州港口15%水分二等2018年新玉米1790-1810元/吨,较上周上涨30元/吨。广东港口散船二等拍卖玉米报价1910-1930元/吨,较上周上涨10元/吨;集装箱二等拍卖玉米自提价1930-1950元/吨,一等2018年产新玉米自提价1980~2000元/吨,均与上周持平。 

  总的来看,在今年东北新粮集中上市时间延迟、农户惜售、临储玉米拍卖预期结束以及运输成本上升等因素共振下,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出现反季上涨行情,短期来看上述诸多因素将继续作用于市场,其价格涨势依旧不改,中长期来看,市场真正的压力恐将在11月中下旬,届时能否迎来新粮集中上市高峰时显现值得关注。

上一篇: 拍卖成交持续好转 玉米价格普涨

下一篇: 尿素价格稳中求变,后市到底是涨还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