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上午,记者走进蛟河市天北镇劳动村新时代传习所时,课已讲了一半。只见座无虚席,我只好坐到一个角落里。大家对一个陌生人的到来没感觉,听讲聚精会神。
镇农业站技术专家陈雪梅在讲《水稻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及未来水稻生产发展方向》,理论联系实际,讲解深入浅出。
“磷肥施用超标,会造成水稻花叶出现褐色斑点,从而影响水稻生长。此肥害基本无法解除,恢复不好,就要换苗。建议大家采用测土施肥。当然作物缺磷也不行,去年咱们劳动村就有一家玉米地因为冷凉造成生理性缺磷……”
七社居民王立春插了话:“那是丛智贤家。”
“老师从水稻田讲到了玉米地里。”听众里有“明白人”,小声地逗了一下,这让场内放松了很多。
“缺磷可解,打一些磷酸三氢钾就行了。”接下来,陈雪梅讲起稻瘟病:“这种水稻病害在茎、叶、穗上均可发生,呈现的是病斑,形成的是坏死……”
“2017年村里有一家稻粒上冒出了菌核,是不是得了这种病?”六社居民胡继明也插了话。陈雪梅可是有着22年的农技工作经验,她迅速作出判断:“这是水稻的另一种病——稻曲病,会严重地影响米质。”
“我打算2018年采用宽窄行种植水稻,前景如何?”还没等专家解释清楚,又有人问。
陈雪梅给予中肯的回答:“不建议采用宽窄行来种。这样种能增产3%-5%,但人工插秧要比机械插秧的成本贵上近一倍,算下来,结果是增产不增收。”
传习所的门“吱呀”一声开了,又来了几位不速“听”客。村会计肖美英一直守在门口,小声地告诉大家动静小一点儿,又搬来几只塑料凳子。没够坐,她只好把自己办公的高脚凳“奉献”出来。
“种稻花香,施什么肥能够抗倒伏?”课上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这个问题问得本身就不严谨。稻花香是一个易倒伏品种,不是施肥就能解决倒伏的,气候条件、田间管理等诸多因素决定着它的生长。谈到施肥,我只能告诉你,用硫酸钾也好,用氯化钾也好,对产量没影响,用氯化钾的成本要低一些,不过种绿稻一定要用硫酸钾。”
二社居民于丽英终于逮着了一个机会问:“种玉米一次性施肥行不行?”
虽然讲课的主题是水稻,陈雪梅还是作了耐心的解答。她觉得大家问的问题肯定是自己最关心的,“今儿插话的特别多,所以课讲得不完整,但说明大家在意这堂课。我讲什么无所谓,最关键的是讲到听众心里去,传习的目的不就是这个嘛?”
不知不觉快到了中午,在场的人似乎都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