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面貌新了,百姓的精气神儿足了,走进双辽市茂林镇,夏日的气息扑面而来。近年来,茂林镇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农民增收致富项目上狠抓落实,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镇经济及各项事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土地流转 产生大效益
在茂林镇新发村,村党支部去年流转了本村15户农民的6公顷土地,基本上都是该村最不好的地块,建成了10栋共1万平方米的温室大棚,种植20余种蔬菜,每栋大棚年可增收5万余元,雇用了15名本村村民,其中多半是贫困农民,让贫困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
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茂林镇孟益村流转了60公顷土地种植西瓜。西瓜育苗基地的大棚里,技术员们正在南瓜苗上嫁接西瓜苗,3栋大棚共嫁接了40万株西瓜苗,嫁接的西瓜苗根系发达,抗病、抗寒能力强,而且解决了西瓜不能重茬种植的难题,可有效提高西瓜的品质和产量,拉长西瓜上市销售期,促进瓜农增收。
培育项目 致富新途径
茂林镇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紧盯贫困户和农民增收的年度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产业扶贫“造血”功能,大力推广扶贫车间、村头建厂经验做法,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特色优势种植业及务工提供技能培训和技术支持,加快劳务产业发展,拓宽了贫困户和农民的增收致富路。
在茂林镇东方制衣厂服装加工室内,30多名妇女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一名年轻女同志正拿着新缝制完成的一次性浴服仔细检查。她叫王秀娜,今年31岁,是这家制衣厂的创办者。在外地打工期间,王秀娜发现了一次性浴服的商机,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于2015年在长春开办了一家小型加工厂做自产自销及互联网销售。去年,王秀娜了解到家乡近年来优越的投资环境,毅然选择回乡创业,在茂林镇永兴村投资110万元创办了东方制衣厂。制衣厂为贫困户和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平台,员工日收入100元左右。目前,该厂日生产1800套成品浴服,每月产量达5万多套,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工厂通过互联网和现有的销售人员进行销售,目前产品供不应求。
结构调整 增收创特色
2018年,茂林镇深入贯彻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紧密结合地域条件、资源禀赋,特色优势,突出政策扶持促发展,产业发展创特色,项目带动壮龙头,强化体系促服务,区域突破重示范,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的大发展,实现了产业提档升级,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茂林镇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主线,以“强基础、调结构、转方式”为主攻方向,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最终目标,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今年计划削减2000公顷玉米种植面积,增加2500公顷杂粮种植面积。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棚膜经济,截至目前,全镇共建标准温室65.47亩、标准大棚92.42亩,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如今,茂林镇的党员干部已经迈出了新步伐,带领茂林人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