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涉农信息 >> 农业要闻

乘风逐梦“e”路前行——白城市电子商务发展综述

2018-05-22 作者:

  近年来,白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把电子商务作为最具潜力的产业来推动,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来抓,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以项目建设、示范创建、脱贫攻坚为重点,着力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

  每天,洮南“洮宝”互联网销售平台都会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按照客户订单,“洮宝”的工作人员会把各类农产品认真的称量、包装、邮寄。这个成立于2014年的特色农产品电商创业团队,经过几年的发展,不仅成为多个电商平台的优质商户,更是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2017年,“洮宝”鼓励和吸纳200户贫困农民加入合作社,在种植、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提供用工岗位700个,为农民增加收入250万元。

  绿豆、荞麦、小米、高粱米等杂粮杂豆订单不断,“黄菇娘”“靳老五花生”“老家味黏豆包”“草原红牛”等特色农产品供不应求……

  和洮南“洮宝”一样,遍布在白城各地的电商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走上致富之路。据统计,2017年,全市电商交易额达29.9亿元,同比增长28.9%。

  政策扶持: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保障

  白城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动力,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的作用日益凸显。只有主动适应和引领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才能在竞争中占领“制高点”。

  《关于推进农村电商扶贫的实施意见》和《白城市电商扶贫推进方案》相继出台,明确到2018年6月末,实现384个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全覆盖;到2019年底,实现919个行政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全覆盖;加快贫困村宽带网络建设,实现农村宽带网络全覆盖;打通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实现物流配送全覆盖;电子商务培训每年2万人次,使电子商务知识与应用面全覆盖;整合农产品品牌,打造“一村一品”,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全覆盖;完善县、乡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市、县、乡、村电商融合发展,增加农村农民收入,在现有基础上实现贫困村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等七项目标任务。

  依托白城创享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创业孵化器”与“互联网+”功能配套电子商务平台,为创客、小微企业、个体创业户、大学生创业者、再就业人员,提供创业初期或者企业创业遇到瓶颈时资金、管理、资源、人才、运营、策划、培训等全方位服务。

  搭建平台:为电子商务发展拓宽渠道

  2017年9月末,白城市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正式投入运行,与同时推进的5个县(市、区)级电商运营中心、73个乡镇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2032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共同构建了白城市“市、县、乡、村”四级电商平台。

  电商蕴藏商机无限,但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村民而言,电商无疑是高科技的代名词,他们对电商的相关知识和运作模式可谓一无所知,很多问题和疑惑急需解答。针对这一实际,白城市提出,全力为各地提供一条龙的电商服务。积极组织商务部门、企业、乡镇人员参加国家和省举办的电子商务域外培训班;通过淘宝大学、万和电子学校、电子商务协会等分批次、多层次、全方位开展电商域内培训;举办159期培训班,请专业人士“传经送宝”,培训人数达3.8万余人;为村级服务站提供布点、装修、上线一条龙服务。让原来的门外汉都变成了如今的电子商务的“行家里手”。

  2014年以来,白城市先后申报并创建了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3个、省级电子商务试点县2个、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个;培育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6家;组建了市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020体验馆、5个县域电商服务中心和2032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有4个镇、39个村被省商务厅列为“电商村镇”重点扶持。通榆县作为全国第三个,东北第一个率先发展的农村淘宝县,已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全国示范县典型。

  完善的平台和独具的地方资源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重量级”电商平台的关注,阿里巴巴、苏宁云商、菜鸟网络、唯创集团、云农场、邮乐购、咱家集团、重庆保税区驻吉林商会等众多电商巨头、知名企业纷至沓来,寻求合作。

  打造品牌:为电子商务发展奠定基石

  电子商务要发展,保证品牌的质量是前提。

  通榆县云飞鹤舞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当地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的管理,公司运营的“三千禾”品牌,全产业链实行标准化监管,统一采购、统一包装、统一运营、统一配送、统一售后,确保了产品的质量。

  为保证售出的杂粮没有杂质,“洮宝”团队每单产品都要经过人工精选,确保产品质量过关后才能装袋。以小米为例,每名工人每天只能精选5公斤。

  白城市抓住“品质”创“品牌”。对全市范围内电商经营的特色农产品进行了“普查”,对初级农产品和预包装品牌农产品进行分类,制定双重推进工作推进机制,对不具备上线条件的指导其达到标准;对具备上线条件的,协调相关本地企业和电商帮助推广。对全市具备一定实力的电子商务企业纳入电商企业发展名录库,企业之间建立互通机制,对接资源,推动品牌创新、创建、示范、推广。指导已获得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资金支持的县(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训培养、产业升级、品牌孵化等方面合理建设。

上一篇: 吉林省农委完成“只跑一次”改革事项比例达50%以上

下一篇: 帮扶部门为稻农种地解开“愁心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