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德,标准的工科男,却走上了绿色蔬菜种植之路,而且种出了名堂。他先后创办了松原市百岭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德润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现年47岁的王俊德1997年毕业于吉林工学院,学的是化学工程专业,不过,他的第一份工作与化学工程相距甚远,他一毕业就开始从事农业工作,承包了1栋大棚,由于技术和资金等原因,他的这次创业失败了。随后,他开始投身到少儿英语教育工作中。
让人们能吃上放心菜的同时还可以解决部分附近乡亲们就业问题,是他再次走上绿色蔬菜种植这条路的初衷。为此,他找到种植专业人员,与之合作,开始种植棚菜。2016年7月他成立了松原市宁江区百岭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按绿色标准种植各种蔬菜,这一年合作社种植49栋暖棚,同时种植冷棚和租种土地。合作社内统一购买物资,统一进行排产种植。2017年4月,在此基础上他又成立德润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同年合作社开始进行12个品种蔬菜的绿色认证工作,2018年10月取得绿色认证证书。为进一步提供绿色蔬菜的品质,合作社把菌肥生产系统引进种植园区。
了解农业的人都知道,做绿色蔬菜产业,前期投入资金很大,回收慢。创业伊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品质低价格,公司财务亏损。怎么办?他一直在思索。
青年农场主培训给他带来了思想上的转变。在2016—2017年期间,王俊德多次参加青年农场主学习,通过学习,他开始调节公司的生产计划,2018年他参加了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外办组织的赴法国考察学习。法国之行对他启发很大,对绿色蔬菜产业发展趋势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通过实地参观市场和工厂,对于蔬菜不同品质间价格体系有了详细了解。思维从此开始转变,首先在公司进行去产能调整,减小生产用棚,产能变小,投入人力物资变少。其次生产产品价格调整,品种配比调整,有效调整传统市场销售方式,进一步减少人力物力投入。
最重要的是公司建立起农业生产数据采集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生产某一品种的不同时期的生产时间和生产产量。进一步优化排产计划。在这一思维转变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数据采集和分析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它会清晰告诉我们合理的排产时间,合理的人员分配,最佳的效率组合。投入和产出,哪些应该有提升空间。同时深刻了解农业新技术在农业发展中有很大作用,要不断学习农业技术。人员素质也十分重要,要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会成为现代化职业农民。
面对未来,他说,要坚定不移继续绿色种植产业,种植合理化。种植需要合作共赢,专业蔬菜种植请专业人员做。第一步准备在松原市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建立绿色产业集团或联合社,第二步则是在省内建立联合产业集团。发展产业集群,把绿色蔬菜种植产业做大做强,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