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涉农信息 >> 农业政策

国家粮食局计划定期抛粮抑价  

2006-12-06 作者:

  为平抑不断上涨的小麦价格,缓解原粮供应不足,记者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获悉,国家粮食局继在11月举办了三次小麦底价拍卖后,将在明天(12月7日)进行第四次拍卖。
  之后每周四都将视市场供需情况,进行囤货放量。
  三次拍卖售出小麦200余万吨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分析测处部副主任张立伟介绍,今年国家第一次对小麦实行托市收购政策,即以比市场价格略高的价格,对农民手中的余粮进行收购。截至9月底,国家已经收购近4200万吨小麦。小麦托市收购由国家粮食局调控司批准,由中国粮食储备公司进行收购操作。目前,国家粮食局已分别于11月3日、25日、30日,进行了三次底价拍卖,拍卖地点集中在河南郑州、安徽合肥以及河北地区,拍卖当地以及邻省的小麦。
  国家粮食局发布第三次底价收购信息。信息显示,在安徽、河南组织竞价销售2006年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的临时存储小麦112万吨。实际成交91万吨,成交率81%。
  目前三次底价拍卖已经销售小麦200多万吨。
  小麦市场趋向稳定受到底价拍卖对现货供应的影响,目前整个小麦市场已经趋向稳定。而此次小麦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也在于,托市收购在9月底完成后,整个10月都没有放货,导致市场上商品小麦的存量大幅减少。
  此前,各加工企业因观望等因素导致小麦库存本来就不大,加工企业在消耗库存之后,就面临着较大的原料上涨压力。
  而小麦需求量的持续增加也使得企业在收购中不得不抬高小麦价格争夺麦源。另外,农民惜售也使得各面粉加工企业出现恐慌心理,致使前些日子小麦价格出现狂涨,而国家及时出库拍卖托市收购小麦,增加了市场供应量,及时有效地抑制了小麦市场价格的一路狂升。
  但南华证券分析师张凯认为,中国粮食储备总公司目前的底价定得太高,对当前平抑终端面粉价格影响收效较缓。张凯表示,当前拍卖底价比当时托市收购每吨要高60元钱,优质小麦如白麦则增加了70元/吨,而成交价格要比当时托市收购的价格高出150元左右。企业对如此高价放货有不满情绪。加工企业在两次底价拍卖后发现,小麦价格已经呈现高位的稳定,而面粉加工企业又面临着原料的争夺,因此在面粉出厂终端又制造出上一周新的涨幅。
  限制玉米出口保证供给平衡近期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的除了小麦,就是玉米。玉米走势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需求上涨,这一新型燃料在国际上大受追捧,因此造成对玉米需求量猛增。张立伟透露,为了保证国内的供给平衡,近日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对玉米实现宏观调控,限制出口玉米,所有已经签署出口合同的,必须在明年2月底前完成出口。
  自2005年起,国家先后启动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国家粮食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在执行最低收购价预案的省份,共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825亿斤,早籼稻75亿斤,全国按最低收购价共收购900亿斤粮食。
  受国际市场联动影响,国内农产品原料、终端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农副产品联动涨价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走牛,终于波及到国内普通消费者的生活,近一周来这种影响越来越明显。全国各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粮油价格上涨。无论是老百姓吃的大豆油、面粉还是鸡蛋,都有不同幅度的涨价。
  期货市场影响终端市场价格记者昨日从北京八里桥农产品批发市场获悉,面粉和食用油在11月下旬又出现新一轮涨幅。粮油类商品中,金龙鱼、火鸟、绿宝、海兰花等品牌大豆调和油价格分别连续三周上涨,周环比涨幅分别为12%、13%、13%、16%;与去年同期相比,四种大豆调和油价格分别上涨29%、29%、24%、35%,富强粉、标准粉价格分别上涨2%、1%.近一周来,面粉和食用油价格一直在此高位上保持平稳。相关农产品如大米和蛋类产品以及蔬菜受到连带影响,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
  国内加工企业的原料采购受国际农产品供应减少以及期货市场价格走高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小麦国际市场供应紧张致面粉涨价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分析测处部副主任张立伟介绍,今年国内农产品产量都比较充足,尤其是小麦,已经实现了三年丰产,此番小麦和玉米价格上涨,除了国家小麦的托市收购政策影响,主要原因就在于受到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张立伟说,今年全球的小麦主产地,除了中国外产量都在下降,尤其是主产地之一的澳大利亚,小麦减产70%,美国等也在降低,造成国际小麦的库存达到10年来最低。
  “小麦的进厂价近一个月来,从1380元/吨上涨到1620元/吨,面粉出厂价随之上涨,从2240元/吨,上涨了200元/吨。”山东天源粮油集团面粉加工厂办公室杨主任说。该厂原料主要直接来自当地农民收购,目前除受托市收购的影响外,还主要来自农户卖涨不卖跌的心理,原料来源显得比较紧张。
  受到小麦价格的影响,国内面粉出厂价也呈现两次比较大的波动,分别发生在11月上旬和刚刚过去的一周。
  “小麦拍卖从厂地到加工企业,有一个滞后的过程,在小麦价格趋向稳定之后,面粉价格也将趋向稳定。
  张立伟预测,后市小麦价格将由国家相关部门不断进行放量,在持续高位运行中,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
  尤其在今年小麦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再次供应紧张以及大幅涨价的情况。
  大豆涨价豆油出厂价创新高今年,在国际市场上,小麦和玉米都是在一年的供应季节出现价格上涨情况。农产品之间的对应比价关系造成大豆价格呈现联动影响。而在国内市场上,主要农产品涨价带动周边农产品呈现整体上涨态势。
  据张立伟介绍,国内一级大豆油的出厂价格于上月20日之后达到了历史最高价,在过去两周内逐渐回落,目前已经达到7700元-7800元,而大豆的价格也在趋向调整,国产大豆的价格在近一周内,已经下降了几十元。
  另一方面,豆油的相关产品豆粕的需求减少,一方面,韩国禽流感使得国内豆粕出口急剧下跌,而国内“红心鸭蛋”事件,相关企业受到影响,市场需求大幅减少,导致供应下降,对饲料中的豆粕需求也就大幅下降。而以上两个原因也是造成近期国内鸡蛋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
  国内70%的大豆压榨企业的原料主要靠进口。目前以东北和华北地区为主,60%的国产大豆已经收购进库,近一个月来的高利润促进企业加工量大增,预计后期,我国进口大豆将有所增加。
  较之10月份,国内加工企业的豆油出厂价最高上涨了2000元,创下近年来的新高。国内加工企业在上个月加大开工率,已经实现了大幅利润。之后国际市场的豆油和大豆价格都有回落。国际进口大豆有40天的运输到港的滞后性。目前国际大豆进口到港价已经达到2800-2900元/吨(比上月上涨200元/吨),即在当前豆油价格下降,大豆进口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使用国产进口大豆的企业仍然有利可图。但使用国产大豆的企业,面临压力依然不小。(记者 胡红伟)



上一篇: 农业部等: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核查工作  

下一篇: 中国将建百个“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