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省社机构 >> 省社文件

关于印发《吉林省供销合作社关于推进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22-08-12 13:37:00 作者:

 

吉合计字〔202267

 

各市(州)、县(市、区)供销合作社省供销集团公司:

经省社2022年第7次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将《吉林省供销合作社关于推进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强化责任落实,扎实做好项目推进和建设工作

 

           吉林省供销合作社

           2022812


 

关于推进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项目建设的

指导意见

 

项目建设是稳增长、促转型、补短板最直接、最有利、最有效的抓手,扩大和提升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经济规模、经营能力和综合实力的有效手段。当前形势下,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全系统各项业务同步发展、同频共振、相互促进的作用至关重要增强发展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进一步提振全系统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树牢服务意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供销合作社项目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主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把握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赛道、消费结构升级的新方向和科技进步发展的新趋势,持续深入落实中发〔201511号文件目标任务,以提升社有企业经营能力和为农服务能力为核心,全面提升项目工作水平和效率,全面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项目建设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效果。通过项目建设引领系统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加快系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足主业。重点围绕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通过项目建设优化升级传统流通网络,创新流通服务方式。

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和发展实际,谋划项目建设,量力而行。

坚持注重效益。确保项目建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坚持合作共赢。充分利用开放办社政策,既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更要借船出海,吸纳社会各方面资源参与供销合作社项目建设,实现共赢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提高系统项目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项目和企业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

在为农服务方面,加快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经营体系,城乡现代流通网络更加畅通高效,服务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显著提升。在经济发展方面,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使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发展动能更加多元,不同区域、层级的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实现系统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实现以社有企业为支撑的项目建设体系更加完善,覆盖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各个环节,增强服务三农综合实力。

积极构建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项目体系

)加快打造农资经营网络建设和政策性储备项目。在重点区域着重建设一批具有生产、加工、配送能力的农资企业,谋划打造农资网络化经营新体系,提升测土配方、农机作业等社会化服务水平,通过社会化服务延伸农资商品经营链条。积极探索社有企业多种方式承担化肥等国家和省级储备任务,吸引符合条件的系统内外企业参与建设农资政策性收储项目,借助化肥储备政策改造升级化肥流通网络。

)着力发展各类农批市场建设项目积极参与政府主导的农批市场建设,争取承担建设、运营、管护等重要环节。围绕城乡产销对接,建立较大规模农批市场和储藏中心,分阶段推进生鲜超市等零售网点建设。利用供销合作社流通网络优势,加快探索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农批市场项目。

)大力推进惠农服务中心(驿站)项目。依法依规整合供销合作社资源和社有资产,谋划搭建县乡村三级惠农服务网络,提升服务三农的辐射带动能力。围绕农业生产、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等多方面需求,加快谋划关键区域、关键位置的惠农服务中心(驿站)项目,构建起能够提供农资供应、土地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冷链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商品流通、养老幼教等综合性服务平台。

(七)夯实农村物流配送服务中心建设。以县域流通体系试点县建设为切入点,不断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加快省市级农产品集散枢纽、县级集散配送中心建设,提升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能力,集中力量打造地方龙头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打造出村进城中转站,在主要城市着重建设一批带动能力强、区域影响力大的农产品配送物流园区。鼓励建设村级物流配送揽收站点,逐步打通村级双向流通网络。

)积极实施农产品深加工和冷链物流项目。突出发展粮食、畜产品、特色农产品深精加工和产成品包装升级,探索预制菜等新型农产品供给方式,支持企业新建、改造储藏、保鲜、杀菌、冷藏、分级、包装等设施,改良、引进储藏保鲜技术,打造形成从加工端到消费端一体化服务流程。有效利用资源,积极谋划各地区中心冷库和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市县镇村四级冷链物流体系促进农产品上行和生鲜消费品下行,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条。

)加快推进基层社新建改建项目。支持经济实力较强的基层社扩大服务领域,加快办成以农民为主体的综合性合作社。对经济实力较弱的基层社,要采取政策引导、联合社帮扶等多种方式,着力改造和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业务经营规模,夯实供销合作社组织基础。

(十)扎实推进农村电商经营项目。重点培育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村电商公司,融合各方面资源优势,组织建立乡村电商联盟,一体化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坚持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原则,依托基层社、专业社等乡村服务网络优势,发展电商末端服务网点,积极与直播平台、经纪公司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培育建立集销售直播为一体的村级电商综合体。

(十)探索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再生资源精深加工项目。参与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城乡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促进资源循环和高效利用。加快铺设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探索形成规模化、数字化经营服务平台。推进社有企业深度介入再生资源产业,培育一批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融入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发展战略。

(十)着力培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通过供给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销售创新等方式,支持具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专业社,进一步统筹优化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包装加工、品牌营销、售后服务等各重点环节,打造一批整合资源能力强、加工技术领先、营销服务特点鲜明、抗风险能力突出的项目。

(十)主动参与经营优势种养殖项目鼓励农业生产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手段集聚经营规模。挖掘各地特色产业潜力,紧盯粮食、果蔬、中药材、杂粮杂豆等优势产业,着力推动禽类、生猪、肉牛、肉羊、梅花鹿等全产业链经营,加快建设规模适度、产值稳定的生产型种养殖项目。

(十)积极谋划现代高新技术与供销合作社传统经营融合项目。主动探索谋划现代数字经济、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项目发展,搭建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的联合合作平台,推进项目建设由传统模式过渡至规模化、工业化、数字化等现代农业模式,紧跟科技发展步伐。

、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

十五)高度重视项目工作。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当前综合改革一项重要内容,紧紧围绕供销合作社主责主业,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做大做强实体产业。要充分认识到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紧抓牢项目建设。要主动认领任务,强化责任担当,增强紧迫意识,真正将项目抓在手上,全力以赴抢工期、促投产,确保各类项目有序落地。

十六)积极主动谋划项目。各级供销合作社要深入研究吃透国家产业政策,坚持市场导向,抢抓政策机遇,围绕完善县域流通服务网络、丰富农产品流通服务功能、创新农资供应服务方式和推动流通服务数字化转型等重点领域抓紧谋划,争取政策和各方面扶持,为项目谋划和建设打牢基础。通过深度调研和学习省内外成功案例,因地制宜,创新本地产业发展新业态,主动指导和引导社有企业谋划和实施项目建设。

十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在加快谋划大项目的同时,要结合供销合作社实际,鼓励地方特色化、产业集群化的优质小规模项目建设,围绕农村物流配送、基层社升级改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向,加紧加快推进创收稳定、盈利能力强的小项目投产落地,实现小项目铺天盖地、大项目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

四、不断提高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十八)强化项目管理。各市(州)供销合作社要尽快建立本地区项目库,以项目库形式精细化做好项目储备和管理工作,规范项目入库流程,实施项目入库与出库动态调整,加强对接沟通,梳理制作项目清单,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十九)有序推动在建项目建设。坚持精准稳妥、平稳有序原则,稳步推动在建项目建设。优先推动长春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东丰县惠民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期建设、供销惠农服务中心项目等在建项目建设完工。要在初步取得建设成效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规范流程,进一步制定高效合规的工程计划,力争实现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产。

(二十)加快推动新项目开工。拟建项目要深入做好可行性研究和评估,加快履行各项审批手续,对于推进中遇到的难点痛点,要主动向地方政府和上级供销合作社汇报,争取多方支持,为项目单位做好服务、协调和保障工作。依法依规履行项目建设和投融资程序,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科学性,保证项目总体质量。

(二十一)强化督导跟踪。各级供销合作社要紧盯区域内项目建设进程,组织专门力量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剖析建设进度慢、延迟开工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准确掌握项目推进中遇到的瓶颈问题,督导并协调多方力量化解困难和问题,全力促进项目建设提速。

五、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作的领导

(二十二)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建立项目推进工作专班,领导、部门责任落实到位,形成统筹协调、多方参与、分工协作的项目推进机制,聚焦主导产业、聚集资源要素、聚合服务功能,加强业务指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确保各类重点项目落地。

(二十三)增强保障支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吸各类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着力培养一批懂市场、会管理善经营乡村企业家,培养一支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落实资金保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争取各级政府专项债和各级供销合作社系统专项资金。做好资金管理和审计监督。鼓励社银合作,正确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乡村产业;支持金融机构以项目为平台,深入开展金融服务,探索开发供销合作社专项金融类产品,助力项目建设。

(二十四)形成工作合力。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压紧压实责任,积极主动争取地方发改、财税、自然资源、商务、金融等部门支持,建立健全促进系统项目平稳推进的联动机制,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强化跟踪评估,及时督促检查。建立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如遇重大事项或取得重要成果,及时向地方政府和上级供销合作社请示报告,上级社也要定期调度所辖供销合作社,及时掌握项目建设具体情况。

(二十五)注重宣传推介。各级单位要加强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的宣传推介,通过各类网络平台和新闻媒体等渠道,提升知晓度和可及性。鼓励总结和宣传推广扩大有效投资、有效推进项目建设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积极推广典型模式,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协力支持,为全系统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上一篇: 吉林省供销合作社关于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

下一篇: 关于召开2022年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援疆援藏工作培训会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