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叶外贸开局势头良好
(一)客户显著增多。受疫情影响,今年转口贸易受到较大冲击,湖北茶业集团及时调整策略,全力扩大自营出口,2020年外贸市场由2019年的2个国家增加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白俄罗斯4个国家,开展业务合作的客户超过10家,计划出口额270万美元。
(二)业绩迅速增长。一季度,茶业集团宣恩外贸基地已执行外贸合同29万美元,至四月末达66.32万美元,预计到五月底可达91.38万美元,外贸业务发展稳定。
二、茶叶外贸面临新困难
茶叶国际贸易竞争激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茶叶外贸面临新困难:一是产能恢复缓慢。原料供应不足、资金紧张、复工延迟;二是订单履行遇阻。全球疫情蔓延,国际货物运输受阻、上半年各类展会被迫取消或延迟、境外订单需求明显萎缩;三是清关通道不畅。相关进口国检验检疫申请难度增大,大多数国际B2C平台(如速卖通,LAZADA)基本谢绝小宗食品类销售。
三、危中寻机抓成效
(一)健全组织机构。新成立茶业集团外贸部,专攻外贸业务,根据客户提供的样品,寻找省内有竞争力的货源和优质供应商。随时了解出口国疫情动向,发掘疫情影响较小国家的客户,通过与国际货运代理公司联系,掌握国际运输市场费率波动情况以及运输条件,提前准备客户报价、提供样品。
(二)实施品牌战略
构建“1+3”的品牌框架,即1个集团品牌,3个商标,着力打造“省茶业集团”金字招牌,提升“川”字牌黑茶,“汉ロ茶厂”红茶、白茶,“羽露”绿茶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茶产业文化推广,建好院士工作站、“劳模工作室”,用好“荆楚工匠”品牌,讲好供销社“茶叶故事”。及时总结外贸产销对接优劣势,优化产品结构,淘汰单价在1美元/公斤以下的低端绿茶,调整库存量,减少资金占用量,提升产品毛利率,持续增强国际贸易的内在竞争力。
(三)重塑茶叶品质
改造升级老旧茶厂,更新提档加工装备和生产线,普及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加强对恩施、宜昌茶园绿色化管理,推行技术创新,改良品种,保证茶叶质量绿色安全;宣恩宜红贡茶有限公司出口茶精制基地,年产能达4500余吨,品质较佳,国际市场认可度高。
(四)快速复工复产
疫情发生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为保证外贸订单按期交付,3月初,宣恩出口基地第一时间开启外贸茶生产,成为第一批复工复产企业。3月12日,在国内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与乌兹别克斯坦贝斯特公司签订了8.1万美元的订单。
(五)密切客户关系
一是抓外商。宣恩宜红公司千方百计与外国客户保持联系,深挖老客户,培养新客户,及时了解出口国茶叶需求动态;二是联内企。先后与利川金利公司等4家茶企签订620吨毛茶采购意向,与宜都雄心公司等2家茶企达成81.8吨精制绿茶采购协议,首批21.8吨加工出口茶即将运往塔吉克斯坦。4月16日,向乌兹别克斯坦出口绿茶50吨。
(六)借力顺势而为
积极参加省农业农村厅、商务厅、贸促会等部门举办的外贸企业应对策略会议,寻求商务合作伙伴,应对疫情期间茶叶外贸困难。在福步外贸论坛、1688外贸论坛和外贸网站“敦煌网”上发布、更新产品信息,收集合作资源,丰富外贸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