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供销社工作 >> 典型交流

立足当地资源优势 积极扩大出口业务

2005-03-15 作者:

――延边汪清干菜加工厂


延边汪清干菜加工厂的前身是原汪清县土产果品公司,后经省外经贸厅批准,企业获得了对外贸易进出口经营权。1998年企业进行了体制改革,实行“零”负债经营,进行了内部股份合作制的经营机制转换。通过改制,充分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企业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企业现有职工14人,固定资产379万元,流动资金1035万元,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办公楼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仓库面积达2800平方米,果窖面积1400平方米。是集农副产品购销、加工、综合娱乐、旅店业为一体的供销社龙头企业。商品销售额从1999年的350万元,扩大到2004年的1300多万元。出口创汇额也从20万美元上升到今年的100多万美元,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几年来,企业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开展对外出口贸易,形成了干菜、杂粮、盐渍山野菜、中小药材等四大特色系列农副土特产品共50多个经营品种的出口经营格局,为促进当地农副土特产品转化增值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转变机制,更新观念,壮大企业发展实力
原汪清县土产果品公司是一个具有人员包袱和经济包袱“双重包袱”的老企业。企业机制不活,思路不新,整个经营基本是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营方式进行,职工干好干坏一个样,责、权、利不明确,职工积极性不高,企业实力不强。当时结算资金高达800多万元。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改制,主要做了以下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对企业实行了内部股份制改造。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根据责、权、利对等原则,筹集了职工股金30万元,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股份制企业。能者上,庸者让,使职工感到有危机感。全体干部职工都深深地感到,企业如果经营不好,自己的血汗钱随时都有付之东流的危险;企业如果经营的好,自己的收入也可随之大幅度的增加。企业发展我发展,我与企业共存亡。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真正捆在一块。职工变被动为主动,下班晚了,没有休息天,职工也没有怨言,因个别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的现象不再发生,检斤和验质等各项工作的责任心明显增强。总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虽然劳动强度大,付出的辛苦多了,但大家的心情舒畅,干劲更高了,充满朝气与活力。
第二件事是更新经营观念。新班子通过几次讨论认为,企业必须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观念,在经营理念上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去调整业务策略,在经营方式上采取灵活的办法。把只对系统内开展业务,调整为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大市场开展全方位的沟通与合作。扩大经营半径,眼睛向外,到国际市场上去找出路。把森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经济成分经营者全部纳入业务合作范围,使购销额逐年上升。例如收购的农副产品,近一半是农村个体户用农用车走街串屯,从农民手中收来送到企业的,节约了收购费用,为扩大出口贸易保证了货源。
第三件事是在分析和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出口农副产品为基本出发点的战略。当地优势就是农副土特产品资源丰富,和韩国、朝鲜有地缘和语言上的优势,便于与韩国、朝鲜客户沟通。韩国来的客商也比较多。不利的因素是地处偏远地区,信息不畅,资金不足。如何变不利因素为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那就是把农副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走靠外贸发展的路子。首先,把1994年就取得了进出口权的延边汪清干菜加工厂的牌子挂出,名正言顺地开展对外贸易业务。其次,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多联系国外客户,特别是韩国和日本的客户,用他们的市场和资金扩大我们的业务。再次,就是建立“诚信”的企业形象,让外商感到与我们合作是愉快的,企业是讲信誉的。实践证明,我们的决策是正确的,效果比较明显。去年又投入了20多万元,把原来办公楼装修一新,一楼改造成生产车间,二楼为办公室,三楼为旅店,四楼和五楼为综合娱乐场所,整个楼房大变样,办公条件得到了改善,去年6月12日正式对外营业。
二、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国际合作,强化企业竞争力
过去的汪清土产公司是一个以内贸为主的老企业,开拓意识不强,虽然有资源上的优势,但利用的不好,畏难情绪严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去挣外国人的钱。
一是走出去。确定了以出口为主的经营策略后,企业经理多次到韩国参加各种展销会或订货会, 推销企业经营的产品。加强了与有往来业务的客商的联系,互通情况,使这部分客户对企业的发展和今后开展合作的可能性有了较充分的认识,双方表示了愿意加强合作的愿望。同时也对韩国市场进行了考察,了解我们当地优势品种在韩国市场的基本情况,包括市场价格、进货渠道、当地的政策,使开展进出口业务有了明晰的思路。此外,还广泛结交了新朋友,让部分客商充分了解我们的企业、经营品种及经营方式上的灵活性。通过接触,为今后合作打下了基础。我们从韩国带回了木耳、蕨菜干、薇菜干和白术等中小药材多项出口合作意向。我们还派专人到海关、商检、银行等部门进行沟通,为旺季开展业务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二是通过职工和亲朋关系来寻找客户。目前做出口业务关键是销路问题,客户是第一位的,客户就是生产力。商品货源不成问题。我们发动职工和朋友、同学等广泛寻找国外客户。经过努力,我们接触了日本、台湾等客户,扩大了客户群,拓宽了经营领域和出口品种。
三是重合同、守信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我们每次与外商合作都坚决贯彻重合同、守信用的原则,谈合同时细之又细,尽量把容易引起纠纷的条款都提出来,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但一旦合同确立,我们都坚决履行合同,决不含糊。特别在出口产品质量方面,更是严格把关。有一次发货前,自己进行抽检,发现有一箱蕨菜干存在老化根剪不净的现象,当时外商代理又急于要货,并表示对该批货认可,但我们还是坚持把这批货全部开箱复查一遍,剪不干净的又重新剪一遍,并连夜重新包装再发货。这件事,让外商感到与我们合作是值得信任的。从此这个外商也成了永久性客户。农副产品质量较难控制,这是所有同行们都公认的。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我们建立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在采购环节上坚持看样定货,按样接货;在挑选工序上实行专人管理,验货员负责把关的办法,使发出的货没有一次发生纠纷或引起客商不满意。正是有严格的质量管理和良好的企业信誉,为我们赢得了更多的合作客户,出口业务不断扩大,到目前已有15家韩国客户与我们建立了长期合作贸易关系。虽然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但很多外商都提前把钱汇到我们户头上,等待我们的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不足的压力。也正是由于企业有良好的信誉,使我们的业务在非典期间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外商只看样定货,根本不来人。通过几年的努力,企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力不断增强。到目前,累计出口蕨菜干300多吨、薇菜干100多吨、木耳100多吨、小粒黄豆500多吨、云豆500多吨、五味子300多吨等。基本上形成了以蕨菜干、薇菜干、木耳为主的干菜系列;以小粒黄豆、云豆为主的杂粮系列;以盐渍刺嫩芽、盐渍蕨菜为主的山菜系列;以五味子、白术、黄芪为主的中小药材系列的出口经营格局。今年新开发品种有细辛根、万年蒿、桦树胆、元葱、盐渍青辣椒等,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坚持“以人为本”观念,提高企业凝聚力
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刚刚起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加强企业班子建设。班子是核心,班子成员的带动作用,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在班子建设上,每个成员都是在目标确定后,按分工负责的办法各负其责,简单地说,自己管的事自己办好。每个人的事都办好了,企业的事也就办好了。当然,这需要积极协调关系,而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关系是容易协调的。
其次,关心职工生活。关心职工生活是多方面的,也是企业人性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从每件小事做起,比如,每年从5月份开始到11月末是我们的收购旺季,分散就餐给职工生活带来不便。于是我们就成立职工小食堂,让职工中午在食堂就餐。既方便了职工生活,又节约了开支。食堂每年支出不超过1万元,包括熟悉的客户都与大家一起用餐。不仅增加了感情,也增加了相互了解和信任。除了个别需要外,一般不到外面就餐。总的算起来,每年招待费加小食堂的费用不超过3万元。简单的就餐看似小事,却为我们赢得了职工的心和外商的信任。
第三,增加企业发展后劲。去年我们与韩国客商合作投资26万元上了盐渍山菜保鲜加工项目。年初装修了车间,购置了生产加工设备,购买了原材料等,已正式投入生产。生产的小包装山野菜质量外商认可,每月最少出口一个集装箱、12吨,多时可两个集装箱、24吨,达到生产能力时年产200吨左右,每年可为企业新增加效益6万多元。


二00五年三月

上一篇: 把握监督本质,创新监督理念 努力提高监事会工作水平

下一篇: 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重新组建基层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