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设实现新突破。以市新合作公司为龙头,建设市、旗县区两级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10个,新增农家店、连锁店288个,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点总数达1204个,网络覆盖率达60%,商品综合配送率达55%以上,完成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额3.1亿元。旗县区域网络快速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实现新突破。巴林左旗投入资金680万元,建设一处占地面积100亩的大型、标准化物流配送中心,开展直营连锁业务,实现日用消费品配送额2000万元。另外,全系统烟花爆竹、边销茶经营初具规模,连锁配送体系健全发展。
二是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健康发展。以市农资公司为龙头建设农资配送中心22个,发展农资连锁店697个,农资连锁网络对乡镇和村的覆盖率分别达98%和40%。全系统销售各类化肥33.5万吨、农地膜3300吨、农药380吨,化肥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完成销售额6.1亿元,较好地满足了全市农业生产需要,保证农资质量,平抑市场价格,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其中市农资公司已建成市级配送中心1个,区域性配送中心10个,连锁店258家,实行“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管理模式,当年政策性储备化肥10万吨,销售化肥11.5万吨。
三是农畜产品市场购销网络不断壮大。以赤峰果菜粮批发市场为龙头,发展农畜产品专业和综合批发交易市场23个,完成市场交易额8.7亿元,同比增长12%。赤峰果菜粮批发市场交易量22万多吨,交易额4.6亿元,建立完善网上价格监控系统和质量可追溯系统,充分发挥了全市“米袋子工程”的重要作用。喀喇沁旗信志达蔬菜交易市场等一批新建市场投入运营,全系统农畜产品购销网络总体规模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敖汉旗、巴林左旗等地主动与“新网工程”对接,使杂粮豆、有机大米、工艺笤帚等一大批优质农副产品进入超市或批发市场,有力地促进了双向流通。
四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有新发展。以市再生资源经营管理协会和旗县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公司为龙头,建设发展了再生资源经营网络和市场项目。全系统再生资源经营企业达8个,经营网点达374个,完成再生资源回收5.4万吨,金额达7855万元。元宝山区喜得天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公司发展收购网点120个,实行统一规范经营,被评为商务部再生资源网络体系和市场建设项目承办龙头企业。克旗供销社投入资金320万元,新建一处占地120亩的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