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化市长白林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敦化市长白林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以敦化市供销合作社为依托,组建起来的农产品出口加工型股份制企业。现有职工3 0人,总资产260 万元。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来,在市供销社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化经营,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务, 积极扩大农产品出口,走出了一条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企业和农民获得了双赢。
一、找准切入点,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公司成立之初,由于经验不足,企业在市场上定位不准,加之受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对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没有长远发展目标,眼光比较窄,把目光仅仅盯在国内市场上。因此,2000年企业在经营上走了弯路。公司和农民的关系是单纯的一买一卖的收购关系,市场形势好了我们就挣一把。市场价格形势走低,我们就赔一把。企业根基不深,发展脆弱,完全受市场的左右。
针对公司在经营上开局不利的问题,现任公司董事长刘传伟同志,带领公司干部和职工分析现状,查找原因,借鉴发达地区供销社的成功经验,经过反复思考,公司一班人认为,企业的发展必须有创新精神,要发挥当地优势和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把切入点放在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上。要依托大的龙头企业,建设出口商品基地,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的路子。一头连农民,一头连国际市场,供销社企业才能有发展的空间。2001年,在敦化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下,开展了全市范围的招商引资活动,市社与公司一起赴外地考察,寻找合作项目。经过努力,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与吉林省粮油进出口公司达成了协议,建立了紧密型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经过双方协商,在整体业务上,由省粮油进出口公司承担项目开发资金和流动资金,并承担产品出口代理业务。当年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就投入资金500万元。由我公司负责实施建立延边小粒黄豆生产加工基地,组织农民进行产业化、规范化和基地化生产。与农民开展了订单生产,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通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密切了与农民的关系,和农民真正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使企业的发展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二、夯实落脚点,走规模化经营之路
选准切入点以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形式就是发展订单农业。我们与农民签订了小粒黄豆种植合同,确定了保底价,公司保证如数回收产品。农民在无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必须保证产量。
2001年初春,公司董事长带领业务人员冒着凛冽的寒风,深入小粒黄豆重点产区,进一步了解和落实种植计划,签定种植合同,掌握了小粒黄豆的品质要求和市场需求等信息。为了满足生产需要,在春耕生产期间,公司先后到吉林、黑龙江等地购进小粒黄豆和大豆种子数十吨。出动一台专车和5名工作人员,根据与农民签订的种植面积,挨村挨户无偿地把种子送给农民。当年签订农业订单520户,落实种植面积1400公顷。秋后,公司严格按订单要求和农民兑现。共回收小粒黄豆2400吨、大豆420吨。回收产品的质量,完全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仅10天,近3000吨的大、小粒黄豆全部销售出去,出口创汇50万美元。
2002年,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做大做强大、小粒黄豆的加工出口贸易,由敦化市社、公司和省粮油进出口公司三方坐下来进一步协商,要在2001年基础上,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扩大生产加工规模。省粮油进出口公司提供发展基金1000万元,公司继续无偿投入种子。订单面积由去年的1400公顷扩大到3000公顷,其中小粒黄豆2000公顷,优良大豆1000公顷,和农民继续签订了保底价合同,给农民吃了定心丸。订单种植范围由原来本市的黑石、官地、额穆三个乡镇,扩大到延边州的汪清、黑龙江的镜泊、杏山、东京城等乡镇。公司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包括发放种子、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回收等。2002年公司向韩国出口小粒黄豆3000吨、优质大豆1000吨,两项实现出口创汇197万美元,实现利税100万元。
2003年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大、小粒黄豆的订单种植面积达到7000公顷,其中小粒黄豆种植3000公顷,大粒黄豆4000公顷。种植订单范围在敦化市的16个乡镇全面铺开,此外,还延伸到黑龙江省宁安县的镜泊乡、延边的汪清、和龙、龙井、珲春等地,共签订单1352户。从省粮油引进资金1250万元。预计收购小粒黄豆和大粒黄豆共9000吨,其中小粒黄豆可出口4000吨,大粒黄豆出口1000吨,国内销售大粒黄豆可达4000吨。预计出口创汇200万美元,可创利税150万元。公司每年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近2000万元,户均增收8400多元,每年在收购环节中为农民让利36万多元。
三、构筑增长点,实现多元化经营
3年来,公司的订单农业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企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扩大,小粒黄豆出口前景看好。公司的总资产由原来的26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500万元。公司的发展,赢得省粮油进出口公司的信任。为了加快企业发展,实现多元化经营,寻求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2003年公司又新建一幢集住宿、餐饮、娱乐于一身的综合商贸楼,建筑面积1912平方米。还新建了两幢高标准仓储库共1350平方米。此外,还从台湾购进正昌筛选设备3套,价值人民币100万元。同时,还进行了锅炉改造和院落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商贸楼年经济效益预计实现100万元。为明年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上述项目的建设,均由省粮油进出口公司投入,共投入项目资金500万元。2003年公司安排下岗职工和农民工300人,高峰时可达400多人,职工每人月工资最高可达600元。职工是企业发展的最终受益者。
四、几点体会
1、供销社的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参与农业产业化营,和农民真正结成利益共同体。供销社的根在农村,一定要在参与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展空间。农民发达了,企业也发展了,达到了双赢,乃至多赢的目的。
2、供销社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路子。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农产品推销到国际市场上去。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又没有三角债,产品的差价很大。农产品出口形成一定的规模,企业还是有钱可赚的。
3、开展进出口业务,关键要有自己的国外客户。今后我们要走出去,通过参加各类商品展洽会,广泛寻找国外客户。只有掌握了第一手客户,才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二00四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