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供销合作社
白山市供销社现有直属企业12户,在册职工总数2,066人,其中:在岗728人,下岗725人,退休613人,另外,还吸纳社会从业人员900余人。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市社直属企业毫不例外地受到了冲击和震憾,1995年,市直公司经济效益陷入低谷,当年亏损1257万元,是历史以来亏损最多的年份。严峻的形势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积极探索供销社企业的生存发展之路。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市社直属企业从1995年到1998年连续3年出现了减亏增效的发展势头,年平均减亏幅度为37%,1998年比1995年亏损总额下降了1,150万元;从1999年到2003年连续5年盈利,年平均增长幅度为48%,2003年实现利润70万元,比1999年增加了57万元,市直企业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下面就我们在扭亏增盈工作中的主要做法作以简要介绍,希望到会的领导和兄弟市县多提宝贵意见,以改进我们今后的工作。
一、 深化改革 创新体制 为扭亏增盈提供动力
企业亏损,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为了使企业扭亏增盈,我们按照95年中央5号文件的精神,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破旧立新,使企业逐步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为扭亏增盈提供体制保障和动力。
1、积极推进公司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从1995年起,我们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直属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在公司制改革过程中,我们坚持根据企业的特点选择了不同的形式。一是对规模大、实力强的合兴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股本总额达1000 万元,投资主体近2700个,资产负债率54.1%,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二是对经营相对稳定、规模较小的农资公司、银河商城、日杂公司等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公司。三是把因资不抵债而分立重组的企业改造成有限责任公司,如土产、废品、联营三户企业,实行死一块、活一块战略,在划断包袱4400万元后,重新组建了万利、土产和再生资源三个有限责任公司,近几年这三个公司虽然盈利不大,但不再发生新的亏损了,而且在不断的积蓄着后发优势,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意识明显增强,职工的能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2、完善社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与制衡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责、权、利的有机结合,对于促进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点探索。一是配合市政府在合兴大厦进行了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初步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明确了各自的职责,推进了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二是对已改制的企业严格按规范运作。我们规定:(1)企业监事会成员完全由企业员工组成,董事会成员和企业高层不得兼任监事会成员;(2)由市社向企业派出财务总监,代表理事会股权,参与董事会决策,行使财务监督;(3)公司进行了经营者年薪制试点,促进企业家队伍的形成。通过9年来的试点,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3、依法破产,消灭亏损源。在培育扶持优势企业的同时,将一些资不抵债、生存无望的企业依法破产、出售。土特产公司和地方工业品公司都是资不抵债、职工放假、退离休人员不能领取退休金的特困企业,拖欠职工集资款、工资、养老金200余万元,职工总数达140余人。在实施破产、出售的过程中,主动向市领导汇报,协调法院、银行等部门,争得了足额的善后处理资金,妥善的安置了职工,债权人也得到了一个切实的符合法律依据的结果。通过采取依法破产、出售的办法,既解决了这些企业拖欠养老金的问题,使退离休职工都能够按时领取退休金,又消灭了亏损源,同时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二、广开融资渠道 积极筹措资金 为扭亏增盈创造条件
长期以来,市直企业由于亏损额较大,大部分资金沉淀,资产负债率过高,大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12户企业只有3户企业与银行正常往来,而且也仅限于流动资金贷款。传统依赖银行贷款这条“血脉”被割断以后,资金问题便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多条渠道筹措资金近两千万元,克服了资金这个瓶颈制约因素,为扭亏增盈创造良好的条件。
1、实施公司制改革,向内部职工定向筹集资金。1994年以来,我们先后对8户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造,组建了1户股份有限公司,3户股份合作制公司,4户有限责任公司,向供销社职工定向募集人民币股本800余万元。这部分股本的投入,扩充了企业实力,增强了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激活了企业的内在活力。合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募集的610万元人民币股本投入一期扩建工程,使营业面积由原来的4,000平方米扩大到7,000平方米,一跃成为我市零售业第一大户和供销社的支柱企业。
2、出让固定资产使用权向社会筹集一部分基本建设资金。原市合达商场1996一场火灾化为一片废墟,当时很多职工等待上岗,经营业户等待回迁,形势十分紧迫。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面向社会筹资来重建商场的办法,以每平方米营业面积1500元的平均价格,向社会招募投资经营者,条件是营业后逐年返本,不付利息,结果规划的180多个营业间(柜台)很快被订购一空,共筹得基建款420万元,使得新建的银河商城于1998年建成正式投入营业,营业面积达3200平方米。2003年企业用自有资金投入120万元进行了二期改造,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营业环境步入白山市一流行列。该企业运营近6年来,共取得收入1000余万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1999年合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同样的办法筹集投资款420万元,企业配套180万元,新增营业面积4,000多平方米,使总的营业面积达到了一万多平方米,进一步提高了商品市场占有率。
3、积极向政府汇报,争取政府专项资金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市再生资源公司在废旧钢材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经营一撅不振。受长春、吉林、四平等地旧货市场的启发,我们积极向政府汇报,请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到吉林等地参观考察,争取了政府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把建设旧物市场的计划列为政府工程,除给予建设期间和营业后一年内免除一切税费的优惠政策外,政府还用扶困基金投入20万元,企业自筹60万元,投资兴建了我市综合物资市场一期工程,形成76个封闭营业间,室内营业面积达3000平方米,安置下岗职工近百人,年可增加收入20万元。
三、开拓经营 加强管理与监督 为扭亏增盈开源节流
多年来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开源是扩大收入是根本;节流是加强管理与监督的保证。为此我们积极开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管理与监督,为扭亏增盈提供支撑。
1、兴建市场,扩大营业收入。为扭转传统批发企业经营业态的被动局面,在学习兄弟市县供销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具体情况,在我市建立了日杂、旧货两个市场。这两个市场的建立,不但救活了两户亏损企业,而且使批发企业走出了一条依托集贸市场的生存发展之路,积累了有益的经验。这两个市场建立几年来,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不再发生新的亏损,并略有赢利。
2、兴办连锁店,发展新型业态。多年的实践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供销社企业必须突破传统的经营方式,发展新型业态。经过探索,今年我们成立了合兴医药连锁公司,在市内设立了9家连锁店。在开办医药连锁店的过程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在我市医药领域率先通过了GSP国家标准认证,为今后的发展开辟了绿色通道,预计今年可实现利润2万元;与北京亚飞汽车经营公司合作,组建了合兴亚飞汽车连锁店,开业仅半年,销售汽车60多台,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建立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通过各种方式为农民提供优质的农资商品和服务,发挥了主渠道的作用。
3、开辟新领域,扩大收入。企业经营结构调整不能硬性组合,在有项目依托能发挥各自优势的前提下调整、充实、提高。市合兴大厦在巩固零售主体的同时,开辟了新的经营领域,投入注册资金500万元,经国家经贸委核准,设立了合兴典当有限责任公司,填补了白山市典当业的空白,营业一年来,实现营业额500多万元,获利20万元;我们还在大厦内设立了美食城,引进了京、津、沪、川、鲁、粤等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营业面积400多平方米,天天食客暴满,成为白山独具特色的美食快餐。
4、强化管理,加强监督。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营管理权完全放给了企业,从出资人的角度,市社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内审职能,健全内审责任制,开展了经营成果审计和离任审计,重点抓了往来帐项和实物审计。二是强调建立符合各个企业不同特点的内部经营机制。在建立内部经营机制上强调一企多制,采取了职工自营、厂商联营、引进业户、合资等多种办法。三是狠抓股份制运作的规范化管理,建立起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四是对靠出租资产经营的企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以收定支,遏制新的亏损。
总之,近几年来,我社扭亏增盈工作收到了一些成效,但与兄弟市社比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要以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历史性机遇,认真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和兄弟市社的一些宝贵经验,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创新体制,创新业态,从而实现供销社的二次创业。
二○○四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