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市、州供销社开展外经外贸业务的调查
吉林省供销社外经外贸处 王国岩 苗庆军
近年来,白城、吉林、白山市和延边州供销社大力发展外经外贸业务,以建设出口商品基地为切入点,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方向,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扩大农产品出口为根本任务,促进了供销社系统对外贸易的发展,构建了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今年1-9月,上述4个市、州供销社直接进出口额8 5万美元,间接供货额5000多万元人民币。从2001年至今年9月,招商引资金额达1.7亿元人民币。
一、以建设出口商品基地为切入点,积极培育出口优势品种,为出口提供货源
扩大出口,以建设出口商品基地为切入点,不仅可以培育优良品种,也可以为出口提供优质货源。大安、通榆和永吉县供销社的作法是:
(一)依靠资源建基地。大安市两家子供销社,紧紧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建设了笤帚糜子生产基地。两家子及周边乡镇土地低洼易涝,适合笤帚糜子生长。针对这一特点,两家子供销社大力发展笤帚糜子生产,并组建了笤帚糜子专业合作社。以两家子镇为中心,并辐射到周围十几个乡镇,今年种植笤帚糜子5万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7 8%,带动农户2600户。每垧地可产笤帚糜子1.5吨,预计生产笤帚糜子7.5万吨,每户农民可增收7000元。笤帚糜子除内销前景广阔外,还可以向俄罗斯少量出口。在春耕前,由大安市供销社向乡镇、村社干部和专业大户发布笤帚糜子等种植信息1 3条,发布传单2000份。同时他们还提供种子、化肥和农药,把农用物资供应到户。他们还从信用社协调资金1 5万元,供应化肥6 0吨、农膜1 0吨,满足了商品基地生产的需要。
(二)依靠协会建基地。为了促进农村种植、养殖业的结构调整,充分发挥供销社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大安市大榆树供销社,去年成立了养貉协会,依托协会发展养貉基地。供销社主任刘汉勇任会长,吸收养貉会员200多户。去年这个乡有8 1户养貉户,共出售种貉600组、1800只,出售貉皮500张,总销售2 1 8万元,扣除各项费用4 0万元,纯收入达170万元。今年这个乡养貉达到280户,有基础种貉1600只,产仔8000只,预计产值320万元,去掉饲养费用8 0万元,纯收入可达2 4 0万元。供销社还为养貉户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防疫期间,供销社把疫苗买回来,送到养貉户手中,只收药费,不收工钱。他们还提供饲料、笼子等物资。对于贫困户,他们低价赊销种貉,秋后再收回成本。貉皮主要供给河北蠡县裘皮市场,部分皮张可以出口。在养貉协会的带动下,当地养貉业蓬勃发展。
(三)依靠龙头企业建基地。通榆县供销社“走出去”,千方百计建立业务关系,挂靠经济实力比较强大的公司或龙头企业,建设商品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和创汇农业。今年初,县供销社派人先后到安徽、湖北、山东、天津等地走访老客户,建立购销关系,签订定了黑瓜籽、蓖麻等销售合同。在鸿兴、新华镇和兴隆山、乌兰花等地共落实定单面积1 8万亩,其中与安徽省芜湖市利民瓜籽厂和湖北省武汉市家家红炒货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种植回收黑瓜籽合同,发展订单面积共9万亩,发展种植专业户共计5000户;与山东省邹平县天兴化工有限公司和天津市王稳庄蓖麻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分别签订种植回收蓖麻合同,发展订单面积共9万亩,发展种植专业户共计6000户。
(四)依靠专业合作社建基地。永吉县一拉溪供销社大力发展苏籽、苏子叶专业生产合作社,引导当地农民发展苏籽、苏子叶生产,依靠专业生产合作社加快了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在有国外订单的前提下,专业生产合作社在春耕前,与农民签订苏籽订单合同,合同规定了保底价,秋后保证兑现。从1999年到现在,苏籽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0多公顷,种植农户已达3000户。为了把苏籽生产引向专业化、合作化和基地化,一拉溪供销社在成立苏籽专业生产合作社的同时,吸收农民入股,入股农户200户,入股资金5万元。一拉溪供销社还起草和制订了专业生产合作社章程和利润分配办法,规范专业生产合作社经营行为,当苏籽销售出去后,供销社给农民二次返利,农民不仅享受到了生产环节的利润,还享受到了销售环节的利润,仅去年和前年就为农民二次返利3万多元,促进了商品基地的健康发展。
二、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方向,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扩大农产品出口,关键要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大安市和永吉一拉溪供销社,围绕市场搞加工,围绕客户做产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主要方向,在农产品加工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围绕市场搞加工。近几年,国际市场的果仁类产品市场前景看好。目前松籽仁、核桃仁、葵花仁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比较畅销。大安市供销社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围绕市场搞加工,建起了葵花仁加工厂。大安市供销社干部和职工共集资1 0万元,在舍力供销社上了一台葵花籽加工设备,开展葵花仁加工业务。舍力供销社以仓库、车间作价2 0万元入股。生产车间面积1 2 0平方米,挑选车间200平方米,年可生产加工葵花1500吨,出仁750吨。目前已加工葵花300吨,出仁150吨,葵花仁每吨售价4750元,已全部销售出去。该厂安排职工和农民4 0人。在舍力供销社的带动下,当地建立了9家葵花仁加工厂,共上了1 4台设备,可拉动周边1 0个乡镇葵花的种植和生产。
通榆县供销社所属的兴达油脂有限公司也上了一台葵花加工设备,开展葵花仁加工业务。葵花扒仁后,再进行两次手选,使葵花仁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今年上半年,该公司通过安徽省粮油集团公司,向波兰出口葵花仁120吨,出口创汇72000美元。
(二)围绕客户搞加工。苏子叶是韩国的传统成菜食品,客户要求量很大。永吉县一拉溪供销社在发展苏籽生产的同时,围绕客户需求搞加工。从1997年开始,就建立了苏叶加工厂,将苏子叶采摘后及时进行盐渍,经过清洗、整理加工后出口。该社年出口苏子叶30多万美元。加工厂建立后,仅苏子叶一项每年为农民增收150多万元,加工厂还安排下岗职工和当地农民150人就业。一拉溪供销社为他们的苏子叶产品注册了“采绿”牌商标,产品远销到韩国的汉城、釜山和水源等地,很受韩国消费者的欢迎,年销售量占韩国市场的2 5%左右。苏子叶产品经过盐渍、清洗和整理后,其附加值得到了提高。
三、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积极寻找合资合作伙伴,为供销社经济发展提供项目支撑
几年来,吉林市和白山市供销社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供销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落实包保任务,强调一把手负责制,制定了奖励办法,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拓宽了招商引资领域,创新了招商办法,使招商引资工作步入了良性轨道,为供销社经济发展提供了项目支撑。
(一)利用企业知名度招商引资。蛟河市松山食品有限公司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积极开展食用菌加工业务。与此同时,他们还发展速冻粘玉米生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已打入国内各大超市,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企业的知名度逐年提高,在吉林市乃至全省也小有名气。企业的知名度和商誉就是无形资产。去年,他们利用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销售形势看好的有利时机,与吉林市一家民营企业联合建立了永丰冷冻厂,该项目总投资额1580万元,外方投资1000万元,松山食品有限公司投资580万元。目前资金已全部到位,今年7月末冷冻厂已正式投入生产。年冷冻储存量可达3000吨,可冷冻粘玉米1200万穗。今年已冷冻粘玉米1800吨、900万穗。整个项目运行良好。通过招商引资,不仅扩大了生产规模,也为县级供销社的经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白山市合兴大厦是我省系统比较大的零售商业企业。在白山市也是最大的商场,在老百姓心目中有很高的知名度。2001年,他们利用企业规模较大、知名度高这一优势,与北京亚非汽车集团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合兴汽车连锁店,2003年上半年,销售各种汽车3 0多台,实现商品销售收入5 00多万元。2002年在吉林省商品展洽会上,合兴大厦加入了长春欧亚集团物流联盟,大厦经营的大型家电多数由他们配送,享受到了质量、价格、服务等多项优惠条件,增加了企业的销售,毛利水平增幅显著。2003年3月,合兴大厦通过招商方式,引进长春皓月集团的冷鲜牛肉和公主岭市的华正冷鲜猪肉进场经营,在同等价格的前提下,保证了鲜肉的品质,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开业近3个月,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截止2003年6月末,全市社系统招商引资330万元。扩大了企业经营规模,成为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二)利用院落和设施招商引资。目前,供销社有院落、仓库和经营设施等一些有效资产,如何利用这一条件进行招商引资,舒兰市供销社闯出了一条路子。舒兰市供销社利用平安土产库现有的院落和设施,与大连吉粮集团大连海运公司,合资合作兴建舒兰粮食收储库。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去年到位资金1.2亿元,今年又投资3000万元用于地面硬覆盖,整个投资全部由外方投入。建了5个大库,还有办公室、综合楼和加工厂。年收储水稻13万吨,其中8万吨国储,5万吨精致大米加工。该项目年产值1.5亿元,利税800万元。平安土产库可年收租金1 7万元,安排下岗职工和季节性工人1000多人。
(三)利用亲情、友情招商引资。吉林市供销社加大了直属企业招商引资的力度,他们利用亲情、友情招商引资,通过同学、朋友、同乡广泛寻求合资合作伙伴。市社领导带领直属公司和有关处室先后到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进行招商引资,有两个项目取得了进展。一是吉林市农业生产资料综合交易市场建设项目。该项目是西关旧物市场的扩建项目。经过多方努力和超常规运作,最后与山东德州粮油食品集团公司签订了协议,外方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联合兴建这个市场,今年8月该项目已正式动工建设。二是吉林陶瓷批发市场扩建项目。他们与深圳一家建没开发公司达成协议,联合兴建陶瓷批发市场,总投资3500万元,全部由外方投资,今年已破土动工,明年可建成投入使用。陶瓷批发市场的建成,不仅可以扩大营业面积,改善购物环境,增强辐射功能,也将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以扩大农产品出口为根本任务,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出国推销,扩大出口。延边州供销社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语言上的便利条件,多次到韩国和日本寻找客户,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把延边具有特色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不断扩大农副土特产品出口。今年上半年,延边州供销总公司,向韩国出口松籽仁和核桃仁20吨,还出口杏仁15吨,共计创汇21万美元。他们从北朝鲜收购蕨菜干8吨,然后通过北朝鲜出口到韩国,创汇4万美元。今年8月,他们在去年向日本出口松茸30吨、创汇100万美元的基础上,又引进预付汇5 0万美元,准备出口松茸3 0吨。今年由于受气候的影响,8月份雨水较少,松茸的产量受到了很大影响,目前只出口4吨,创汇20万美元。最近,延边州供销总公司正在向韩国出口苜蓿草和燕麦草。他们同韩国一家商社签订了1.5万吨苜蓿草和燕麦草出口合同,每吨草售价150美元,在天津熏蒸后出口。今年9月15日已出口300吨,出口创汇4.5万美元。到今年9月末,延边州供销总公司共出口创汇5 0万美元。
(二)多元化经营,扩大出口。白山市合兴大厦1997年获得进出口经营权以后,立即成立了合兴对外经济贸易公司,从市外贸引进了2名懂外贸业务的专业人才和1名俄语翻译。他们采取了现汇贸易、易货贸易,代理、自营等多种形式,开展了进出口业务。1998年出口8万美元的日用工业品到乌克兰。1999年同北朝鲜开展了多笔小额易货贸易,实现出口创汇2 5.4 8美元。2001年向美国出口服装,实现创汇1 6.4万美元。同时,还开展了同周边国家的易货贸易,实现进出口额3 6.7万元人民币。2 0 02年代理出口地板块到日本,实现创汇6.9万美元。今年7月,代理冰乙酸出口到朝鲜,实现创汇7.2万美元,进口钢坯2 0.8万元人民币。市合兴大厦获得进出口权至今,累计实现进出口额8 5万美元,其中出口创汇5 5.9 8万美元。
(三)展销洽谈,扩大出口。永吉县一拉溪供销社,积极参加省里举办的农博会、商品展销会和其他省举办的各种区域性交易会,广泛寻找客户,扩大苏产品出口。从1993年到现在,专业社已累计向韩国出口苏籽5000多吨,使当地种植户每年户均增收300元左右,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的好评。1998年永吉县一拉溪供销社被吉林省供销社评为3 0强基层社。2000年被全国供销总社评为100个示范基层社和100个示范专业合作社之一。
(四)网络贸易,扩大出口。从1999年开始,白山市合兴大厦先后投资3 00多万元,建立了微机管理系统,企业内部局域网也同时开通。去年又实现了全国网络的连接。通过网上可以收集到各种贸易信息,为扩大进出口业务服务。
通榆县兴达油脂有限公司,2 0 02年投入1万多元购置了微机设备,培训了电脑工作人员,目前,可网上收集各种贸易信息,开展出口业务。
五、几点思考
从目前调查情况来看,我省供销社系统开展进出口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全省系统有9家企业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权,但是经营权用的不好,企业经营规模小,投资少,缺少做外贸业务的专业人才,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因此,要加大推进外经外贸工作的力度,全省系统上下要形成共识,把开展外经外贸业务,扩大农产品出口,作为助农增收、寻求新的效益增长点的一件大事来抓,彻底克服外贸投入大、业务难做、跨国生意风险高的想法,彻底摆脱守摊吃饭,靠盘活和出租资产过日子的局面。树立以内贸求生存、靠外贸求发展新的经营理念。
(一)抓住国家放开进出口经营权的有利契机,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开展进出口业务。从今年9月1日起,国家降低了申请进出口经营权的门槛,外贸流通企业和自营生产企业经营权,只需注册资本5 0万元就可以办理,并且取消了原来须成立时间1年以上的条件要求,核准登记的权限也下放到省里。这就意味着所有内贸企业都可以从事进出口业务。我们供销社企业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抢抓机遇,积极申办进出口经营权。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有效资产和经营网络的优势,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或组建一批进出口公司,一手抓内贸经营,一手抓外贸进出口,两条腿走路,内外贸结合,以迎接入世和进出口权放开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把进出口业务开展起来。
(二)发挥优势,做大做强外经外贸业务,使进出口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我省供销社企业经营农副土特产品有一定的优势。有网络,有渠道,有经营人才。在杂粮杂豆、山野菜、食用菌和木制品等方面有过出口,过去给外贸供货数量很大。我们要发挥这一优势,把出口业务做大。目前全省系统已有9家企业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权,有的企业出口创汇初具规模,有货源和客户上的优势。因此,要集中优势资产,继续做大规模,使进出口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最近,省农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也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权,要发挥农业生产资料自身优势,尽快开展进出口业务。充分利用化肥和农药进口还有两年过度期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化肥进口和农药进口业务,充分用好地方配额。同时,要开展化肥、农药、农膜的出口业务,大力开展边境小额贸易,积极向朝鲜、越南、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国家出口化肥和农药。还要大力开展松籽仁、薇菜干、蕨菜干、杂粮杂豆等出口业务,实现内外贸多元化经营,把农资企业做大做强。
(三)加强全省供销社系统的联合与合作,发挥系统联合的优势,扩大农产品推销。目前省直公司和县公司和基层社还有一些有效资产,要充分发挥基层社企业的收储能力,省直公司提供资金和客户,联合经营农副土特产品,采取利润分成的办法,把出口业务开展起来。要发挥省农协农产品流通分会的作用,积极寻找国外客户,大力推销农产品,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把出口业务开展起来,不断提高创汇规模和水平,为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架桥铺路。
(四)建立新的体制和新的经营机制,促进全省系统对外贸易业务的发展。对于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要加大改革的力度,积极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采取职工入股的形式开展对外贸易业务。对出口创汇和对企业效益有重大贡献的干部和职工要实行重奖。也可向南方省、市供销社那样,对于经营成果,可先按贡献确定适当比例进行分配,然后按股金多少再进行一次分配。充分调动干部和职工的积极性。创新分配办法,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尽快形成“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局面。
(五)积极培养和吸纳外经外贸人才,为开展进出口业务提供人才支撑。发展外经外贸业务,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积累是外经外贸业务发展的先导。因此,我们要加大外经外贸人才培养的力度,通过进修、岗位练兵和短期培训等形式,培养外经外贸方面的人才。通过几年的实践,培养一批懂外语,懂外贸业务,有客户、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有进出口权的企业,要面向社会招聘人才,必要时可以高薪聘请外经外贸人才。要为人才选拔、使用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要构建以人为本、以能为本、以绩为本的育才、识才和用才观念,通过培养和吸纳外经贸经营人才,把外经外贸业务做大做强,为实现全省供销社系统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2 0 0 3年9月1 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