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归根到底要靠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去落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根本、是关键、是搞好一切农村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但我们还应该看到,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的过程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仍然很艰巨,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一些党员干部在对待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的关系上存在着模糊认识,重经济轻党建;二是农村党的建设还存在着薄弱环节缺乏动态管理;三是农村经济还比较薄弱,党组织在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缺乏凝聚力;四是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配套建设还没有形成整体合力。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党组织战斗力的发挥,影响着带领农民奔小康目标的实现。
一、把着力点放到建设一支过硬的班子队伍上
农村基层党组织能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很好地发挥作用,关键看乡村党组织的领导班子是否过硬。在乡村各类组织机构中,党组织是领导核心,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强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过硬的“堡垒”。为此,我认为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配好基层党组织一把手。这是决定基层党组织工作好坏的关键,在村级党支部书记的任用上,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看问题全面、群众观念强、公道正派,有经济头脑,并能热情带领农民致富,能打开工作局面的优秀党员选拔上来担任支部书记。但实际每个村要操作起来比较难,因此要经常抓好后备力量队伍建设,要建立好农村优秀人才库,做到早发现、早培养、早选拔,真正把农村那些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纳入乡村后备干部人才库,以保证乡村后备干部的来源。要加大乡村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并适时提拔任用。最终解决好“有人管事”的问题。
2、坚持改善乡村班子配备结构。按照能力、知识、个性等方面因素合理培植、配备和调整乡村班子,使班子成员之间能力互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成团结有力的坚强的领导集体。
3、加强对乡村班子成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开展各项工作的能力。一是培训要注重工作系统性。要根据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进行总体设计和规划,在培训范围和对象上要根据乡村干部的不同层次,不同工作类别进行培训,在培训内容上要注重知识的针对性和连续性,以提高培训质量。二是要注重培训工作的规范性,采取响应的管理手段,把培训的工作与乡村干部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约束和管理机制。三是要注重培训方式的多样性,切实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因需目的。
4、落实对乡村班子成员的保障措施,推动村级干部养老保险工作进一步深入,为乡村干部办实事,保护和调动乡村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把落脚点放到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和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上
1、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农民致富门路少,有了门路无资金,有了资金没技术,单靠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承受市场竞争的压力。农民迫切需要一个能够为他们提供产、供、销、科学技术、信息等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此,我们要组织乡村党员干部带头转变思想观念,带头调整产业结构,带头掌握实用技术、带头上好致富项目,带头帮助村民形成学中连、连中帮、帮中富的生动局面。
2、大力发展村级经济,重点发展多种形式的村级集体经济,可以采取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等形式,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增长。要继续支持、引导农民广开致富门路,发展多种经营和个体私营经济,努力增加农民的收入,要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
3、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民的正当利益不受侵犯,严厉打击损农、坑农、害农现象。
三、重视发挥整体功能。搞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
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重视发挥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的整体作用,以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必须加强以党支部为核J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党支部书记是这一核心中的一把手,也是在领导农村各种组织各项工作中的带头人,要始终把握全局,要带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重要性,注意听取村委会主任及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放手让村委会大胆开展工作,支持和保障村委会能够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搞好两个文明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积极推行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开展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活动,着重抓好村民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规民约制度,联防联治制度的落实,使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汪清县供销合作社 江国军)